艾滋病知识及防控30问,你能答上来几个?

艾滋病知识及防控30问,你能答上来几个?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作者: 吴怀英  浏览:1339 次   发布时间:2016-07-21 16:18:31

短短30问,你能对几个?

作者: 吴怀英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1、什么是艾滋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就是HIV,也称艾滋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摧毁或损害免疫细胞功能。 感染初期没有症状,随着感染的发展,免疫系统开始变弱,患者更加容易遭受所谓的机会性感染。 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发生进行性衰退,最后出现“免疫缺陷”。

2、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也称艾滋病),指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 出现20余种机会性感染中的任一种感染,或与艾滋病毒相关的任一种肿瘤,即可定义为艾滋病。

3、艾滋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目前公认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比如与感染者发生未保护的性生活、输入受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针具或其他锐器、共用受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头、途径传播。 还可由受艾滋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传播给婴儿。

4、什么是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

机会性感染又称条件性感染,是指对正常人体无明显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全身免疫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则表现为致病性,如弓形体、缺陷、白色念珠菌、隐孢子虫、感染。 它们在正常人体内一般不致病,当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时,它们就会引起感染。

5、影响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最常见致命性机会性感染有哪些?

2014年,约39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死于结核病。 结核病是非洲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头号杀手,也是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死因。 还有病毒性肝炎、念珠菌、人乳头状瘤病毒和及其他性传播感染、隐球菌、疟疾和肺囊蟲肺炎。

6、艾滋病毒感染者多长时间发展为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毒感染直至发病,潜伏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2-15年,平均8-18年。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通过阻止病毒复制,因而降低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数量(称为“病毒载量”),来减缓疾病发展过程。

7、为什么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有很长的潜伏期?

像其他病毒感染一样,艾滋病病毒可表现为人体免疫系统和入侵病毒之间的斗争。 艾滋病病毒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与人体免疫系统是势均力敌的,两者之间的斗争往往要持续多年之久。 在相持阶段,艾滋病病毒虽然进攻缓慢,但却不可清除,直至摧毁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最终发病而死亡。 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病毒株的类型、病毒株毒性的强弱、感染者免疫系统的个体差异及营养状况有关。

8、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

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

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 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

艾滋病发病期: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 成为艾滋病人后,如不及时治疗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9、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可通过下列途径传播给胎儿:

宫内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宫颈和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

产后感染: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大约有12%的婴儿可由HIV感染母亲的乳汁传播。

10、什么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 这些药物通过阻止或干扰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减少体内的病毒数量来抗击艾滋病毒。

11、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有效程度如何?

如在每次性交时都能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则被证明是有效预防男性和女性感染艾滋病毒的措施。

12、艾滋病毒感染可以治愈吗?

艾滋病毒感染目前只有一例临床治愈。 但如果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治疗依从性好,艾滋病毒在体内的进展可以放缓到几近停止的水平。 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保持良好状态,保持劳动能力,延长生命时间,即使低收入国家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也是如此。 世卫组织建议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以及处于重大感染风险的人群都接受治疗。

13、艾滋病毒感染者有多少?

根据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估计,截至2014年底,全球约有369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 同年,约20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12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原因。

14、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2)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3)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4)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15、艾滋病患者的权利有哪些?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业、入学、就医、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6、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血液的传播(输血和注射)?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HIV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HIV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 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严禁静脉注射吸毒。 严禁共用剃须、牙刷等用品。

17、什么情况下不会传播艾滋病?

1)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

2)同桌吃饭、咳嗽、共用餐具(碗筷)、打喷嚏;

3)共同游泳或使用同一淋浴器淋浴;

4)与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在一起学习、工作;

5)蚊虫叮咬。

18、血源性病原体体液指哪些?

体液是指精液、脑脊液、腹腔液、阴道分泌物、口腔科操作时的唾液、滑囊液、胎盘液、羊水、心包液、胸腔液、其他被污染的体液或不能与体液区分的液体。

19、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现状如何?

截至2015年底,全球有超过1500万名艾滋病毒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新发艾滋病毒感染和死亡率下降了、终结艾滋病疫情需要在未来五年迅速加快应对措施,采取持续行动,直至 2030年及以后。 这一切只有通过重申政治承诺、、更多资源以及技术和方案的创新才能实现。 近年来,国家提高了政治承诺,增加了经费投入,使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可获得性显著提高。

20、如何防止婴儿感染艾滋病毒?

2014 年,约150万名艾滋病毒感染孕妇,只有 62%通过“B+疗法”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消除战略的关键要素是为所有感染艾滋病毒的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终生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婴儿早期诊断,以及婴儿预防性投药和治疗。

21、如何提高艾滋病毒检测率?

艾滋病毒检测是使艾滋病毒感染者知晓自身艾滋病毒状况和转介至艾滋病毒预防、、治疗和护理服务的第一步。 因此检测服务应针对艾滋病毒风险最高和传播最甚的人群、、设施和地点。 检测应当是自愿、、保密的,并配备相应的信息和咨询。

22、如何优化艾滋病毒预防措施?

近年来在预防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极大增强了艾滋病毒预防措施组合,比如,使用抗逆转录病药物预防艾滋病毒的传播和获取、、拓展男性包皮环切术以防止获取艾滋病毒。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哪些艾滋病防治关怀、救助措施:

1)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2)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

3)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4)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

24、标准防护原则是什么?

是指医务人员将所有病人的血液、其他体液以及被血液、其他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5、什么是艾滋病检测?

是指采用实验室方法对人体血液、进行艾滋病病毒、检验检疫、组织器官、自愿咨询检测、其他体液、血液衍生物、临床诊断、艾滋病病毒抗体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包括监测、血液及血液制品筛查工作中的艾滋病检测。

26、艾滋病行为干预措施指哪些?

是指能够有效减少艾滋病传播的各种措施,包括:

针对经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措施;

针对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措施,以及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

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

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

健康教育措施;

提高个人规范意识以及减少危险行为的针对性同伴教育措施。

27、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保护指哪些?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单位、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28、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研究资料显示: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0.3%~0.5%。 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HIV的危险性因素包括:

刺伤的深度;

针头的性质(空心比实心更危险);

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

污染源来自感染早期和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

29、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采集或者使用人体血液血浆、骨髓及血液透析、细胞、组织、器官、必须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不得采集或者使用。 但是,用于艾滋病防治科研、、教学的除外。

30、现实生活中感染艾滋病的隐患有哪些?

1)不正常的婚外性行为;

2)输入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或经检测后不合格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3)使用不合格医疗器具:如针灸针、注射器、手术刀以及其他易刺破皮肤的器具;

4)与他人共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牙刷或刮脸、纹眉的器具、穿耳、纹身;

5)器官移殖、人工受精。